第709章 鉦臣烈烈,雖千萬人吾往矣!
壹品道門 by 第九天命
2019-5-30 14:05
驚瑞之日?
張百仁頓時心中壹楞:“何為驚瑞之日?”
鷹王搖搖頭:“我體內有上古金翅大鵬血脈,只是模糊中得了壹點提示,卻也不甚明了,只是知道驚瑞之日非常重要,到時候會發生非常可怕的事情,但卻也有大機緣、大運氣,有無限可能。”
聽了鷹王的話,張百仁手掌縮入袖子裏把玩著蠍子精,眼中露出壹抹沈思。蠍子精乃真正上古神獸,也不知是否有關於驚瑞的傳承。
二人在院子裏談論了壹會,才見鷹王告退,留下張百仁站在院子裏不語。
過了許久,張百仁將手掌伸出,晶瑩如玉的蠍子精被其拿在手中。經過十五年修煉,蠍子精的顏色越加晶瑩,似乎成了壹塊水晶。
“小東西!”張百仁把玩著蠍子精,這小東西動也不動,就像是壹塊琉璃雕飾品。
瞧著蠍子精的樣子,張百仁提起蠍子精尾巴,晃蕩了壹會,然後塞入懷中。
張百仁在這裏想著驚瑞之事時,此時臨朔宮已經風起雲湧。
有侍衛前來通秉,近日陛下欲要遠征誓師,請其每日上朝。
張百仁打發了侍衛,瞧著侍衛遠去的目光心中若有所思。
第二日早朝
張百仁穿了壹襲深黑色的大都督袍子,面無表情的隨著群臣走入大殿。
“都督且留步!”遠處傳來壹陣急促的腳步聲。
“元壽?”瞧著眼前中年容貌的男子,張百仁腳步壹頓。
內使令元壽,絕對是楊廣的心腹之臣。張百仁對其印象不錯,這是壹個難得的有才華、愛民如子的好官。
“內使大人叫我有何事?”張百仁恭敬的回了壹禮,瞧著元壽清瘦的面孔,不知為何,忽然覺得有些不妥,至於哪裏不妥,他卻又說不出來。
“陛下今日早朝,必然談及征討高句麗之事,還望都督能夠出言相勸”壹邊說著,元壽將壹本奏折遞過來:“如今滿朝文武,陛下只聽妳的話,這其中俱都是東征高句麗的弊端,都督看了之後還請諫言陛下。”
說完話元壽腳步匆匆的向著大殿走去。
緩緩打開奏折,仔細看了壹遍,暗自點頭。
元壽確實是壹個好官,只可惜楊廣如今聽不得任何人言語,便是自己的話也聽不得。
楊廣的大計只有他自己知道,縱使自己是楊廣頭號心腹,楊廣也不會和自己提及。無關立場、信任,只是人性罷了。
群臣依次走入大殿,選曹七貴立於最前面。
但是在選曹七貴前,上有壹把太師椅,那是屬於張百仁的。
張百仁不緊不慢坐在太師椅上,壹雙眼睛看向選曹七貴,虞世基這個楊廣頭號心腹對張百仁點點頭閉上眼睛,閉目養神。宇文述瞧著張百仁隱約中有些怒火。
蘇威閉目養神,老神再也。壹邊的張瑾對張百仁眨了眨眼,二人倒是有些交情。至於手裴蘊、裴矩據都在低頭看著手中的奏折,似乎沒感覺到朝中緊張的氣氛。
“喲,宇文大人最近日子過得不錯啊”張百仁沒事找事,想要刺激刺激宇文述。
宇文述這廝絕對不是壹個好鳥,楊廣的各種驕縱習慣,都是其養成的。
宇文述狠狠壹聲,懶得和張百仁鬥嘴。
“喲,這廝居然還沒死!”張百仁眼睛壹轉,居然看到了人群中躲躲藏藏的皇莆議。
皇莆議見躲不過,只能硬著頭皮上前壹禮:“見過大都督。”
“妳倒是命長”張百仁嗤笑壹聲。
皇莆議苦笑退下。
牛弘這個吏部尚書與選曹七貴是對不上眼的,選納官員乃吏部權利,現在多了壹個選曹七貴是幾個意思?
瞧著那選曹七貴,目光復雜至極。
正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,忽然聽聞壹陣腳步聲傳來,便見壹襲滾龍袍的男子大步昂揚的走上龍椅。
群臣三拜,口呼萬歲。
禮畢,才聽楊廣開口:“合水令何在?”
“下官見過陛下!”庚質在群臣中腳步沈重的走了出來。
瞧著庚質,楊廣便覺得壹陣膩歪,他與庚質之間的恩怨卻壹時半刻說不清,但征討高句麗需要過水,卻不得忍著脾氣道:“高麗之眾不能當我壹郡,今朕以此眾伐之,卿以為克不?”
庚質此人雖不為楊廣所喜,但確確實實是壹個好官,聽了楊廣的話恭敬道:“伐之可克。然臣竊有愚見,不願陛下親行。”
事實上高句麗彈丸之地,沒有人想到大隋征討高句麗會失敗,所以也沒想過征討失敗的後果。
後世楊廣三征高句麗失敗,這在歷史上也是壹個無解難題。說什麽天氣原因,卻不是主要問題,並非不可克服。這其中少不得楊廣與門閥世家博弈。
楊廣聞言面色壹變,略顯不悅:“朕今總兵至此,豈可未見賊而先自退邪?”
明明必勝之戰,這是刷名望的好機會,這廝卻叫自己在壹邊觀戰,其心簡直可誅。
卻聽庚質道:“陛下,戰而未克,懼損威靈。若車駕留此,命猛將勁卒,指授方略,倍道兼行,出其不意,克之必矣。事機在速,緩則無功。”
楊廣文言頓時大不悅,庚質的意思是叫自己在後面指揮,而且要多方面出動,而且還要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去偷襲,自己堂堂正正的天師,豈會畏懼高句麗彈丸之地?
楊廣不悅,道:“汝既憚行,自可留此。”
此言壹出,大殿霎時間寒霜湧動,群臣鴉雀無聲。
眾人都知道,楊廣發火了。
瞧著楊廣眼中殺機噴湧,只要自己再敢開口吐露壹字,必遭遇殺身之禍,庚質滿面悲憤,鞠躬壹禮退了下去。
張百仁此時也覺得楊廣自大,大隋兵力是高句麗幾十倍不假,但人家有神祗相助,妳呢?妳丫的把妳老子惹急了關閉了天維之門,若不施展雷霆手段,勝負還真不好說。不過楊廣自持天朝大軍,不屑於此,張百仁也懶得浪費口舌。楊廣的心思他比誰都清楚。
就在此時,城沈悶的氣氛被打破,卻見右尚方署監事耿詢壹步站出,臉上滿是決然:“陛下,臣有話說!”
張百仁見此頓時大驚失色,不想耿詢居然有如此勇氣,果真是忠貞之人也。
耿詢上書切諫,楊廣接過奏折,隨即面色開始陰沈不定,猛然大怒:“耿詢,妳這廝好大的膽子!來人,速速給朕將這廝推出去斬了!”
“陛下,臣乃中心肺腑之言,還望陛下采納,如今大隋內憂外患,理應施展雷霆手段,還請陛下速速斷絕!陛下便是殺了臣,臣也絕不後悔,只希望陛下能聽了臣的言語,幡然醒悟”耿詢面色悲戚:“不然我大隋傾覆之危就在眼前。”
“推出去斬了!斬了!”楊廣暴怒。
看著毫無動容的耿詢,張百仁忽然楞住了,壹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?心神沖擊前所未有。
這就是鉦臣?
難道他們便不怕死嗎?
沒有人不怕死的,但卻偏偏迎著死亡,義無反顧投身其中,雖千萬人吾往矣。這種氣魄當真令人悚然動容。
“陛下,臣壹切都是肺腑之言,這滿朝文武都是心懷炯測之輩,壹番奉承言語不足為信!不足為信啊!”聲音悲切,猶若啼血杜鵑。
張百仁大汗,之前本來想要出來求情的大臣,結果聽聞此人言語,頓時紛紛收回了腳步。耿洵這壹番話將滿朝文武全得罪了。
此時壹邊何稠站了出來:“陛下,耿詢雖然言語多有冒犯,但卻是壹片好心,還請陛下饒其壹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