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冕唐皇

衣冠正倫

歷史軍事

大唐垂拱四年,神都洛陽,太初宮隔城西映日臺南有五殿攢立,頂上合壹,蔚為壯觀,又稱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707章 命許社稷,半生兇橫

冠冕唐皇 by 衣冠正倫

2022-1-14 21:35

  聽到皇太後這話,太平公主哭聲頓斂,但仍是壹副淒怨至極的表情,擡眼望著母親不無憤懣道:“我是阿母骨肉,但既自立成人,心懷終有不同!阿母這樣邪情度我,若是傳揚出去,我還有什麽面目茍存人間!我究竟是怎樣的厭物,阿母至今還要加我迫害!”
  武則天聞言後呵呵壹笑,只是語調中略有懊悔:“終究往年,予妳太多縱容溺愛,讓妳到現在都還覺得能憑狡詐免於責罰。可如今,妳阿母縱有心、卻無力啊。妳這娘子何時才能明白,脫此懷抱之後,人間已經再無深情能夠縱容妳的胡鬧!”
  “阿母以為我是胡鬧?妳長在這深宮之中,所見四面墻壁,知不知情勢已經何等焦灼?四兄窮計情急,如果沒有我的遞言,他更不知該要如何料理亂象。我這麽做,也是為了……”
  太平公主仍自強辯,武則天卻拍案怒喝:“住口!妳真以為妳母已經老邁昏聵,可以罔道欺之!我如今見妳壹面,是擔多大風險?若妳不是自我血肉之內撕裂出來,我是厭我命長,才出面見妳?還要狡詐遮掩,揮霍壹點生機!”
  “事情或將有亂,但總不至於、不至於……阿母妳肯發聲,慎之不會違意,只要他能作克制……”
  太平公主見母親肝火真動,壹時間也不免膽怯,語調都因此低弱下來:“世道至今的撕裂,阿母不是沒有責任。三兄常年漂泊在外,終究壹樁大患,我也是不忍見宗家再作流血,只憑四兄自己,並沒有容納的器量。如果有人將三兄劫入長安,鬩墻之爭近在眼前啊……”
  武則天閉眼搖手,壹臉的不耐煩,不願再聽太平公主講下去:“妳母確有悖道行徑,但也不是妳等恃恩之流能夠看輕!人心之內的兇險,妳所歷幾深?妳兄妹恃於無知,拙弄大計,交代幾事,妳認真去做。”
  “阿母請說!”
  太平公主聞言後也不敢再作胡攪蠻纏,連忙端正姿態,鄭重說道。
  “雍王妃著三品正員禮送西京,舊臣裴居道封命盛追,哀榮同於劉延景。裴炎追以中謚,決不可過於美封,給妳四兄留下壹線生機。潞王授給陜州刺史。做好幾樁,西京甲兵可以不過潼關,由得妳們胡鬧。”
  太平公主聽到這壹番吩咐,嘴角泛起壹絲自嘲:“原來我與兄長,在阿母眼中都是如此的猥下之選,篤定我們不能成事。難道人間只有妳那令孫,才是能托大事的當然之選?”
  “這又有什麽可攀艷的?慎之的確強於妳們,否則妳母何至於淪落此境。妳們所思所念,都在我的腹懷之內,我倒盼能給我驚訝,可惜只是遺憾。我於人間已經難作長望,臨行之前盼所托得人,黃泉見夫能免幾分慚愧。他托業給我,所歷雖然板蕩波折,最終還是想誇壹句不負所托。”
  武則天講到這裏,悵然壹嘆,垂眼再望向太平公主,心情仍是復雜,繼續說道:“妳也不要過分專情朝內,若有心腹之選,使派並州,關鍵時機,能夠救妳壹命。”
  太平公主聞言後又是默然,過了好壹會兒才開口說道:“旁的事情我可應下阿母,盡力促成。但是潞王刺陜州,這真的是為難,四兄是決計不許,朝士們也不會同意。”
  “這種小事都做不到,妳們兄妹怎麽有膽量興弄大計?立事之前,先慮敗否,真要壹味把自己逼到亡命之境,退無可退?”
  武則天聽到這話便冷笑壹聲。
  太平公主目露不忿,並忍不住反唇相譏:“阿母不是覺得妳那佳孫能事於大?又何必這麽明晃晃的給他鋪設東歸之路?難道阿母仍然擔心,他會歸途受阻,難入都畿?”
  “我擔心的不是慎之,是妳們啊!我擔心妳們攪亂時局不可收場,西京甲眾不及相救啊!”
  武則天長嘆壹聲,頗有無奈道:“慎之歸途通達,於朝情也是壹樁震懾。潞王身領陜州刺史,也是給妳們樹立壹個警號,壹旦朝廷躁鬧到必奪其職,無論當時情勢如何,即刻收手、出都,強留必禍!”
  “阿母總說禍,可我看不到禍由何出!內外臣員,舊朝久經馴服,南北衙兵,都在掌控,就算朝情壹時有亂,不至於即時宣以刀兵。可如果慎之出入全無禁止,這才是真正讓人寢食不安、急欲解決的危患。這樣的安排,只會讓朝情更加緊張,不利於內外平衡之計!”
  太平公主雖然看重母親的建議,但也並不只是壹味的聽從,仍然不失自己的主見、看法。
  在她看來,將雍王家眷送往西京,的確不失安撫之計。將孝敬皇帝的丈人裴居道哀榮擡舉到與國丈劉延景等同,也可以讓行臺在朝廷接下來的操作中少作發聲。裴炎事跡顯於廢立,不加殊榮也可以讓時流稍作冷靜,不要專重險謀。
  可如果自神都向西,道路俱在行臺控制之內,朝廷中門大開,只會更加激化與行臺的對峙氣氛,並不利於她所設想的平衡局面。
  說到底,她母親作這樣的指示,只是對她格外的看輕,壹心都用在了她所看重的孫子身上,這自然讓太平公主有些不忿。
  “皇帝會答應的,妳連妳兄所思所欲都見解不深,難得竟有膽量會把弄時流人心。”
  見太平公主仍是振振有詞,武則天又嘆息道。
  太平公主聞言後自是不信,但稍作思量後,臉色卻變了壹變,開口顫聲道:“阿母要自解左羽林衛宿衛上陽宮?”
  武則天點點頭:“妳兄畏我如虎,若能完全掌握我的安危生死,他絕不會拒絕。”
  聽到母親這話,太平公主眼眶中頓時淚水湧現,這壹次便是真的真情流露而非作態了,她抹壹把眼角淚水並怒聲道:“阿兄答應,我不答應!我母安危,不是任何人籌碼賭註!慎之他配嗎?阿母妳壹生精明,難道看不出那小子至今怨妳追害二兄?他不值得!他真有雄才,便將宗家不馴人眾殺個幹幹凈凈,但休想拿我母親性命為他叩門!”
  見太平公主反應如此激動,武則天嘴角顫了顫,低頭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角並深吸壹口氣:“妳母命許社稷,兇橫半生,不是人間寂寂無名之客。這是我的福澤,也該要領受壹份報應。慎之值不值得,且待來年再論,但如今,是我自己願意,不幹余者。”
 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,俏臉仍是如霜,擦幹臉上淚水,仍是不失倔強:“潞王可以出刺陜州,但上陽宮要由我來守!四兄他短計簡略、稍繁即困,不能照料阿母周全!我明日就入住上陽宮,阿母妳既然無計性命,索性為我暫壯聲勢!”
  “滿朝將要清算妳母,妳與我親昵同居,怕是有悖妳的心意吧?”
  武則天聞言後便微笑道。
  “我就母而居,誰能怨我?無非增添壹些口舌之爭,我既然入世蹈舞,料定不會輕松。怨恨阿母是壹事,但讓我親見阿母生境落魄,這忍不了!前半生阿母庇我,此後長年,還是母女相依為命!我的母親,決不可殘生寂寥!”
  太平公主講到這裏,從地上站了起來,望著母親說道:“阿母且在殿休息,我自入宮與四兄交代此事。他若執意不許,那他也不再是我阿兄!我母但有分寸失意,我必千倍還他!”
  望著太平公主疾行出殿,武則天也長嘆壹聲:“舊時禦極天下,是怎麽也不會想到竟也會如民間婦人,老而為子女控弄,身不由己。”
  稍作感慨後,她又對侍立壹側的上官婉兒說道:“去請雍王妃過來吧,他們夫妻久別,得有再見之期。但此壹去,卻未知我還能不能生見幾人,臨別短話,稍作慰藉。”
  上官婉兒聞言後便點頭應是,但在臨出殿前,又說道:“妾日前已經安排阿母於坊間,禁中多年積累私己可足余生自養。自此以別,潛居坊裏,長為陛下誦經祈福……”
  言及於此,上官婉兒聲調已有幾分哽咽,清淚滾落於頰,兩手捧出壹卷:“陛下起居,凡所慣用細節,俱細錄於此,來者進侍之眾,陛下可囑細讀,不、不……”
  武則天聽到這話,亦有幾分傷感,擡手接過那書卷,展開稍作閱覽,忍不住笑了起來:“妳這娘子心細如發,所錄諸多竟連我都不覺,原來竟是這樣壹個侍用繁瑣的苛刻之人。”
  她垂首低吟片刻,還是開口道:“不要留在神都,去西京罷。出宮之後,便是平民,往者浮華,壹概抹去。真有走投無路的窮困,不至於無處求訴。”
  “妾誓言於前,絕不違背。”
  上官婉兒叩伏於地,悲聲泣道。
  武則天彎腰拍其頸背,笑語道:“知妳精明謹慎,既有前言,自不違背。去罷,安心生活,舊事不足長憶,便也不再贈妳物事。行出此門,便是新生。”
  “陛下、陛下……”
  上官婉兒埋首於武則天兩膝,壹時間泣不成聲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