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冕唐皇

衣冠正倫

歷史軍事

大唐垂拱四年,神都洛陽,太初宮隔城西映日臺南有五殿攢立,頂上合壹,蔚為壯觀,又稱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723章 長安坊居,大戶不易

冠冕唐皇 by 衣冠正倫

2022-1-14 21:35

  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。
  上官婉兒這壹場病癥來得迅猛,盡管有長安大內禦醫悉心診治,用藥奉食無不精貴,更有隨她同來長安的這群宮人們體貼照料,但還是壹直休養到了九月,才算是完全恢復健康,不復壹開始形容憔悴的模樣。
  至於雍王殿下,在那夜相見之後,便再也沒有來過。對於這壹點,邸中不乏人微辭議論,但也不敢訴於當面,擔心影響到上官婉兒養病的心情。
  這壹日,邸中閑步短時,回到內堂後,上官婉兒便吩咐柳安子道:“去把近日邸中開支計簿取來。”
  “娘子大病新好,專在休養,這些閑事,哪需要親自操勞啊。邸中用人,也並不是尋常家院所出,各有所司……”
  柳安子見上官婉兒精神仍不是極好,便開口說道。
  “取來吧,既然已經出宮,便不應再舊時相處。妳們跟隨了我,彼此便是家人。坊裏新生,總該有壹盤算計,才能長久維持。”
  上官婉兒笑語道,眸底卻有壹團陰霾盤桓:“入京之後,我就疾病纏身,家事全無過問。近日少見壹些舊面孔,怕也人心有散吧?”
  柳安子聽到這話,不免忿言道:“那些離散之徒,薄情寡義,娘子何必在意他們!”
  上官婉兒聞言後只是笑笑,並不多說。她是自覺與這些出宮之人同病相憐,自己又有幾分余力,所以將人招聚在身邊。這些人聚集在她身邊,壹則確也是因為無處投靠,二則大概還存著依傍於她、來日重回貴邸的打算。
  可是這將近兩個多月下來,確見邸中人事與貴邸失於往來,心裏這壹點熱念期待不免就消退下來,各自另謀出路,這也是極為正常的人情盤算。
  等到計簿取來,上官婉兒稍作翻看,不免感慨道:“長安居,果然大不容易啊。”
  如今邸中還在之人剩下六十多個,較之初離神都時少了壹多半。那些離開的人,尚存情誼的還當面說上壹聲,留下壹個確鑿去向。但也有許多幹脆就是不辭而別,甚至有的臨走時還卷走了數量不等的家私。
  上官婉兒離宮時,除了自己多年積攢的家私,再加上雍王妃等並其余苑中舊好贈給物事,折錢是五萬緡有余。這對於壹個自幼生長於深宮,全無產業整治的女官而言,已經是壹筆不菲的財產,哪怕是在權貴雲集的兩京,也可稱得上是中上家境。
  也正因此,上官婉兒才有底氣,哪怕離宮生活、不傍權勢,也能生活得不錯。
  可是從神都出發、壹路波折,加上提前於京中置業,入京後將近兩月時間全無生計籌辦,到如今再作點驗,邸內儲蓄竟已不足三萬緡。這當中可稱大額的開支是昭國坊這座宅邸,用錢兩千緡,撥給她舅舅鄭休遠別置產業五千緡,再加上離散之人卷走壹部分,其余便是邸中各類生活開支。
  看到這樣壹個記錄,上官婉兒忍不住倒抽壹口涼氣。這壹筆五萬多緡的財貨,本是她準備安度余生的儲蓄,結果如今出宮尚不滿半年,竟就折去近半。原本不需要操心的生計問題,陡然間就變得嚴峻起來。
  柳安子見上官婉兒神情變得陰郁,連忙說道:“近來邸中也並不是全出無入,坊裏有織場招募織工,技藝巧妙的壹日結工能達五十錢余。咱們邸中也有十幾個前往做工,每日能收幾百錢……”
  聽到這話,上官婉兒笑了笑,只是這笑容有些牽強,每天幾百錢的進項相對於尋常人家的確不少,可是她邸中月支便達幾百緡,兩相對比,這點進項也真是杯水車薪。
  她翻看計簿,也發現了問題所在,邸中人情簡單,於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麽開支。凡所用錢,主要還是鋪張浪費,單單香料、脂粉等項月支就達幾十緡。冰炭食料等諸類,無不尚精,生活成本自然也就大增。
  也不好說這些宮人們就是不知人間疾苦,多多少少還是乍壹出宮,沒能習慣坊中量入為出的生活。往年宮中用度,俱有供給,到了坊中仍是故態,開支自然大的嚇人。
  略作沈吟後,上官婉兒便吩咐道:“去將邸中人眾召集過來,並點驗出五千緡的財貨來。”
  柳安子舊是尚宮局司正女官養女,做事也是精明效率,很快便將上官婉兒吩咐的事情辦妥。
  望著堂內堂外這六十多人,上官婉兒微笑道:“往年在宮中,都是領受貴人使命的奴婢。如今既然已經入坊,彼此便也都是兄弟姊妹,無謂高低。但壹戶之內,也要分出壹個主次規矩。近時我疾病纏身,無問家事,但自今以後,家規還是要創設起來。民居不同宮中生活,清貧自是難免,淺立幾樁事項,諸位可以傳看參詳。”
  說話間,她便將自己訂立的幾樁事項傳遞下去,主要還是節約開支、削減采購等諸類。
  壹名宮女看過後便說道:“出宮之後,便如新生。若非上官應制收容,不知投奔何處。無謂往年宮用奢華,那本是貴人享用,我等奴婢本分卑賤,不該再執迷舊態。該要節儉,以往長久。”
  “周掌直所言不差,但並在壹處生活,有人在織場辛苦做工,有人在邸中閑散無事……”
  廳堂內漸漸響起各種議論之聲,上官婉兒壓住眾人議論,開口說道:“既然出宮,便是人身自由。我不以舊勢奴役眾位,但若要留在邸中,便要依我規令。若不欲再共同生活,聚資百緡,謝此相隨情義。贈物雖不稱豐,但也是雙丁中人之家十年所儲,省儉操持,生計不斷。”
  中人聽到這話,不免也都各生心計。舊時他們乍壹出宮,或許惶恐於世道陌生,下意識的湊在壹起抱團尋求安慰。可是從神都到西京,又在坊居將近兩個月,多多少少也都生出幾分雜樣心思。此時聽到上官婉兒還贈錢百緡以送行,的確是不少人動了心。
  且不說眾人雜計如何,壹名膀大腰圓的宦者越眾而出說道:“應制高義,關照我等至於西京。深論起來,應制並不虧我等,唯是閑養在邸,已成拖累,實在不敢再厚顏叨擾。
  此身尚有幾分閑力,坊中有壹寡婦無丁當戶,欲召我入贅其家,供養兒女,我也已經私許,只待應制放行。日後並在坊居,不失關照。贈錢實在羞於領取,唯邸中閑車請典壹駕,日後憑此謀生,逐月給付車錢……”
  “能得新生,並成家庭,這是壹樁大喜。車錢不需計給,入戶總需物事傍身。來年若真兒女養成,若我仍在,壹定要登門討取壹杯喜酒!”
  聽到這宦者已有生計自謀,上官婉兒也由衷為之高興。然而那宦者仍倔強,簽書立契,要月給車錢。
  壹番計議下來,又有二十幾人選擇離開,有的選擇領錢,有的則不領。最終整個廳堂裏,只剩下了三十多人,頗有幾分人去樓空的淒涼。
  對此上官婉兒也沒有感到消沈,她幼傍太後,所見人間悲喜實多,這樣的小事對她而言談不上打擊,只是吩咐柳安子明天準備車駕,入市閑遊,順便看壹看有什麽生計可以長久操持起來。
  在場宮人們對坊居漸有熟悉,倒是也有人提出了壹些建議。比如這壹座宅業本可容納百人居住,但隨著許多人離開,屋舍空閑眾多,大可以將格局修改壹番,前鋪後居,家人們住在後舍,前舍則開設客宿邸鋪。
  長安城房價逐年攀升,昭國坊又是東城上好地段,坊間許多人家都是如此操持,不患沒有住客,所得頗豐。
  聽到坊居租賃價格,正愁困生計的上官婉兒倒是不無心動,但她很快便搖頭拒絕了。不說住客們品流復雜不復雜,單單若被那人知她不入王府,反而在坊中開設客棧與四方客流雜居,會是什麽反應,實在可憂。
  又有人提議索性將閑余屋舍推倒,開辟園圃,在宅中種植花木,無論是售賣花卉又或淬精合香,都是不錯的進項。
  對於這壹提議,上官婉兒大有意動。她們這些宮人弄田耕桑確非所長,但此類技藝,則就精擅得多。不說別人,單單上官婉兒自己,宮中每有鬥香閑戲,屢屢能拔頭籌,說是當世屈指可數的合香大師都不為過。
  壹群人生計還未議定,卻又有喧擾上門,門仆傳告,言是萬年縣尉來訪。
  因雍王關系,邸中人對官面人事都多壹分關註,上官婉兒也是難免。於是便連忙吩咐布置中堂,席前設以屏帳,自己親自登堂接待。
  很快,壹名身穿淺綠官袍的中年人便被引入堂中,舉手作揖道:“卑職萬年縣尉劉禺,冒昧登堂來擾,敢問在堂可是朝廷冊給上官氏縣君鄭夫人?”
  上官婉兒的內品官職自然不可行使宮外,所以在長安置業錄籍的時候,用的是她母親鄭氏為戶主,鄭氏本身有縣君的外命婦號。
  “家母年高,榮養在堂,少見外客,請府君見諒。未知府君入府,有何見教?”
  聽到對方如此發問,上官婉兒便回答道。
  萬年縣尉劉禺聞言後也不再多問,接著便又說道:“長安城坊在居勛爵品秩門第眾多,行臺於此設給專贈,廩料、役使等類。九月諸州租庸調等諸類驗發,卑職登門,正為此來。尊府縣君婦人依例應給料、役諸類,合成名錄於此,請貴人點驗,若是無誤,給奴明日便可入府就事,役期兩月。其余物料諸類,則循事漸給……”
  說話間,劉禺便掏出壹份名單遞給在堂侍者。
 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,心中不免壹奇。她在神都時,倒是聽說許多行臺苛待勛貴名門事跡,倒沒想到行臺實際禮數竟然如此周到,居然還派遣縣尉親自登門贈給,甚至就連她母親這樣壹個品秩不高的縣君都不遺漏。
  當侍者將名單遞上來的時候,上官婉兒隨意瀏覽壹番,更為上面物料之豐大感吃驚,她母親縣君品秩使奴就有十人,冬夏兩月,役期各是兩個月。
  除此之外,還有其他物料諸如米粟肉等類,甚至還包括面脂、口脂、澡豆等雜類。數量雖然不算多,但品類卻是十分豐富。
  翻看著這份名單,上官婉兒忍不住奇怪道:“行臺如此優渥厚給,府庫能夠足用?”
  “這壹點無需貴人操計,諸食祿之家俱有功於國,行臺優待,情禮當然。自去年秋裏贈給令式施行以來,還未有缺失遺漏。”
 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,半是詫異,半是惱怒,同時隱隱有幾分失落。聽這官人所言,行臺從去年就如此優待諸勛爵門第,結果神都朝廷那裏卻對行臺評價仍是刻薄有加,可見必是持論不正的抹黑。
  而她隱隱期待或是那人優待自己,原來只是行臺常式,而且聽這官人所言,也只是將她家當作尋常勛爵門庭看待。
  拋開心中諸多雜思,上官婉兒又說道:“雍王殿下王治英明,惠及諸家。不過我家人事足以自給,無勞行臺厚贈,衙官在事者可免此份操勞。”
  劉禺聞言後,笑語誇贊貴人高義,可接著便又說道:“敬告貴人有知,行臺行此惠令,只為國中人情和睦,並不因壹家之得失而有興廢。物料集輸、倉邸儲運,並官奴婢之集散耗力並日食賜給,俱是恒出。諸家承此惠治,自當有所奉給,凡所耗用,副錄於此,再請貴人批閱。”
  說話間,他又掏出另壹份名單遞了上去。
 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,初時並不覺得有異,反而覺得很有道理。畢竟凡所勛爵授給,那都是出於朝廷。現在行臺惠令加給,本就是朝廷賜給章式之外的額外收入,行臺如此禮遇,諸家當然也要有所回應。
  須知就連朝廷中三品授給,官員各自都要整治燒尾宴進奉大內,雖然不是強行的規定,但也畢竟是禮多人不怪。
  可是當這壹份新的名單入手,看到那壹連串的價格,上官婉兒眉梢不免壹跳。前壹份名單雖然贈給物料繁多,但這壹份名單上細賬也算得明白,各類倉儲、腳力錢,包括使奴的食料消耗等等,俱都清晰無誤的羅列出來。
  別的不說,就這使奴除了每日十錢夥食之外,男奴月給鬥酒,女奴月給脂粉,統統算在了使錢中。給酒或許勉強還能說得通,可這給脂粉,我招官奴入府雜使,難道還得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?
  當她隨口問出這壹問題,劉禺便正色道:“所謂脂粉,借義而已。女奴月信葵水,直述不雅。尤當此時,更需慎使。壹旦傷身及命,使奴歸點有缺,那就不是區區脂粉閑錢的使耗了。”
  聽到這縣尉言中隱有威脅之意,上官婉兒看到最後有關使奴人身安全的條款規定,壹旦使奴疾病勞損,所使主家必須全力承擔,否則便要官問追懲!
  看到這裏,上官婉兒哪裏還不明白,這算什麽惠式禮遇,分明是強買強賣兼巧取豪奪!這些贈給的物料中,大部分自家都能自足,就算就市買賣,也遠比跟行臺往來的價格高得多。
  幾升澡豆,從行臺籌備壹直到發送各家,耗錢竟達壹緡!這倉邸是存在宮庫?這腳力是雍王親自派送?
  “諸用非我所需,府君且自去!”
  明白了這所謂禮遇的真相後,上官婉兒更加煩躁,直接說道,她自己還為生計愁困,轉頭官府敲詐上門。
  劉禺聽到這話,也並不氣惱,只是繼續說道:“行臺作此惠禮,只為能與食祿諸家和睦相處。正如前言,令式常行,不因壹家得失而有興廢。所給無物不珍,遠非民間可以私享。貴人若只錙銖狹計,恐傷國勢共享的國之大義!情禮既已相悖,和氣長存恐成妄求……”
  話講到這裏,意思已經很明顯,到妳家來強買強賣已經是給妳面子,更何況我們的產品都有質量保證。如果妳只是壹個貧寒小民,還不稀罕搭理妳,別給臉不要臉!
  “大膽!妳可知我家主人……”
  旁側柳安子聽到這裏已經按捺不住,剛壹開口,上官婉兒便疾聲道:“住口!”
  “卑職膽略,未可稱奇。未王命任使,無可稱懼!”
  類似的場面,劉禺面臨不止壹次,因此回應起來也是遊刃有余,自有壹番有恃無恐的氣勢。
  其實這壹份禮單交易,所涉價值也並不大,折錢不過十幾緡而已,更何況也不是只出不進。上官婉兒也不過是因為剛剛接觸家計操持,壹時間對這壹方式有些抵觸。但放眼世道凡有爵封的人家,誰也不會將這樣壹樁小事放在心上,沒必要因此小項得罪行臺。
  但區區壹個縣君外命婦便被敲詐十幾緡,那些正式的封爵如郡公、國公之類,所涉起碼也得百緡起步。長安城勛貴紮堆,由此可以估算行臺逐年從這些人家身上扒皮,可以收得多少,絕對是壹筆可觀的收入。
  “這發錢瘟的李慎之!”
  上官婉兒低罵壹聲,然後又忿忿道:“給他錢!以後隨時遞給,不準再登我家門!”
  主人動怒,劉禺卻仍不為所動,繼續在堂說道:“既然貴人以卑職所使為厭,為免近時再作滋擾,另有冬祀諸事,索性壹並遞告。”
  入冬年關,尋常人家尚且需要祭祀先祖,更不要說天家了。如今皇帝雖然遠在神都,但關內的祖陵可不能任由荒廢長草,當然還是需要祭祀。從去年開始,便由朝廷專使宰相入關與雍王壹同主持祭祀。
  諸爵封人家,號與國同榮,在這樣的時候,自然也應該有所進獻。像漢時的酎金,便是諸侯獻金祭祀之用。皇朝雖無酎金規定,但依禮也要各備文物以助祭祀。當然,祭祀所用文物多是禁器,哪怕行臺都不敢逾禮畢制,自武周以來,尋常爵門索性給錢交差。
  不過到了行臺這裏,令式又有了變化。諸涉禮人家並不需要直交錢貨,只需要依照品秩進奉行臺所規定的官樣錦,錦物樣式是有嚴格規定,不可逾越樣式,否則便是大罪。
  更要命的,這些官樣錦不入市井,只有行臺所規定的官市有賣。換言之,想在大禮交差,只能敞開私庫任由行臺宰割。
  “這李慎之,錢瘟真是發的不輕!”
  當上官婉兒了解到這壹規定後,不免又是目瞪口呆。她原本還思忖著,行臺這樣變著法子的巧取豪奪,早晚要把長安這些勛貴人家統統逼到神都去,我都不留在長安了,妳又怎麽來強買強賣?
  結果沒想到行臺技高壹籌,跑得了活人跑不了死人,妳就算跑了,祖墳還他媽留在長安,我就看妳回來不回來!只要妳回來給妳家祖宗上墳,皇陵祭祀這麽大的禮事,妳敢缺席?
  “長安居,大不易?長安居,大戶不易!神都那些人,真是沒有罵錯!”
  上官婉兒雖然心中忿忿,但還是如數交錢,並此前強賣加上祀禮進奉,這萬年縣令劉禺壹次性就在她家帶走了上百緡的錢財。雖然也得了幾十匹官樣錦,可這些錦料為祭祀專用,除了給她母親這個有品在身的縣君夫人裁作禮衣之外,別的壹無所用!
  “官造錦樣十幾種,今年如此,明年未必啊!如此作弄,難道就不怕怨聲沸騰?”
  上官婉兒望著送入府中那十幾匹無用的錦料,忍不住嘆息道。
  旁邊柳安子則說道:“長安食祿人家,滿算能有幾千戶?可單單咱們昭國坊織場賴此謀生,就有上千織工,推及滿城百坊,那就是十萬織工。若是壹工壹戶,十萬戶的生民以此為生。有這樣的底氣,雍王殿下會畏懼那些慳吝爵門?”
  這簡單的算術,上官婉兒當然算得清,心中忿忿之余,又是嘆息道:“還是要趕緊謀求生計,再無所進,恐真要被敲骨吸髓、榨個幹凈啊!”
  劉禺攜帶財貨出門後,於街鋪召來不良帥,指著上官家庭門說道:“這壹戶給錢多不爽利,恐私裏有觸行臺令式,日後巡坊要小心盯防!”
  那不良帥生具胡態,聞言後哈哈壹笑,拍胸保證道:“府君請放心,我馬九生就壹副察奸的鷹眼犬鼻,舊年官身未得,已經能於坊間察奸。這壹家是人是鬼,早晚扒個通透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